展会开展时间:2025年3月17-1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English EN

新闻中心

         展会新闻 | 行业动态 | 展商、观众评语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大盘点】2023肥料产品九大创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4-01-03

当常规的产品越来越难操作时,创新就成了所有厂家的共识。

如何创新?

找到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所有的变化中,其实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变的——永远喜欢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优质的、能解决问题的产品。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基础产品利润越来越薄,很大程度上使集中度提升了。除了规模大、有资源的企业尚可以继续将成本做低、提供极致性价比之外,几乎每一个企业都在做不同定位的增效、特色产品。

开门子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帆的话估计代表了大企业的心声:一直在思考市场的需求,如何更好地减肥增效?如何给农民提供更优质、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大企业可能不需要去聚焦某一品类,大多数企业的产能直接涵盖整个生长周期的全方案。但是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在细分市场、细分品类、细分领域中找到机会。

那么,今年化肥行业的创新趋势都有哪些?


趋势一 特肥、复肥的界线变得模糊

近两年行业产品的趋势就是“大肥特肥化”“特肥刚需化”。

大肥的特肥化主要体现在功能肥料、增效肥料、高效肥料上,几乎没有哪个企业不做功能肥、增效肥、高效肥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功能、增效、高效产品比传统的复合肥更能解决作物在种植中产生的问题,当一类产品同时能满足提质增效、差异化、有利润几个条件时,自然炙手可热,所以今年是企业推广增效产品火热的一年。

和以往不同,2023 年云图控股将“增效中国行”作为年度主题,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大力推进增效肥发展战略,重点打造增效肥品牌矩阵。该矩阵涵盖了桂冠养元多土壤修复系列、金牌根动力提质增效系列、施朴乐品质提升系列等多款产品,重点研发了水溶蛋白复合肥系列、稳定长效复合肥系列、聚合氨基酸复合肥系列、养分控失型复合肥系列等新型肥料,以及解磷菌肥、有机水溶肥等土壤修复产品。

心连心也是一直坚持做高效肥的企业,其差异化尿素在业内的高占有率大家有目共睹。今年心连心推出了天香果色全水溶黄腐酸硝基肥、闪冲仕含腐植酸水溶肥等高效产品。

心连心集团总经理助理、复合肥事业部总经理刘欢庆介绍,心连心在高效肥的研发与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技术优势及产品优势,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2024 年,心连心将会围绕基地周边农作物——两种大田作物、一种经济作物——打造专用系列。

史丹利今年在增效产品上的增量较大。

史丹利销售总监高杨介绍,他们今年的增量基本上都在“三安”“纯硫基”“肥的流油”三个单品上,这些产品算是企业的核心产品,能根据作物需求,着力提高作物品质。正因为这些产品能从品质、服务体验感着手,所以赢得了越来越多大户的回购率。在安徽省阜阳、河南省正阳、太康等地涌现出了推广其核心产品的十个万吨县。

金正大算是转型最彻底的,其产品全部是增效产品。

金正大集团总裁万鹏表示,金正大的产品“不增效不出厂”,围绕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金正大推出了“两拌三喷”增产技术方案(“拌种 + 拌肥”两拌,种子营养+病害防控的“拌种”方案和肥料增效方案拌肥,配合生长周期在关键时期的“肥+药+助剂”的叶面喷施方案)。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勇向笔者介绍,中盐红四方肥业明确“专精特新”功能定位,先后推出多系列数百个品种规格的缓释、增效、绿色智能作物专用肥产品,为农业减肥增效、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川金象·瑞象农业也在全力进击高效功能肥领域。瑞象农业与巴斯夫扩大战略合作,将在国内推出多品牌、多品类高效功能肥料。瑞象农业执行董事雷珂表示,2024年是一个争时起势之年,瑞象农业正在积极引入国内外前沿肥料增效技术,朝着中国农业这一万亿级市场加速迈进。

温喜生物销售总监李海生表示,今年整体趋势是大肥特肥化,部分(生根类、保花保果类、转色类)特肥产品刚需化。所以企业需要转变思想,转变服务方式,转变产品(做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解决问题是企业做新品的共识。

山西华鑫肥业副总经理张梓瑜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表述他的产品观:解决问题。解决农民、经销商、市场的问题就可以了,持续做有价值的、弥补市场短缺的产品。

有业内人士透露,产品的迭代也带来了考核方式的迭代,部分企业的考核方式已经从原来的吨位增量考核,变为利润的考核。


趋势二 家庭园艺肥成亮点

家庭园艺肥并不鲜见,只是原来大家都没把注意力放在这里而已。

其实,像美乐稞、奥绿、康朴、花多多等园艺肥品牌,虽然相对小众,但是销量及利润都不低。

随着花卉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及花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达到了 2490 万亩的种植面积),我国花卉行业整体不断走高,从业者也在增多。

1704247914859.png

笔者从天眼查中查到,2022 年1 月1日至今,我国新注册了94626 家家庭园艺企业。有数据显示,2022 年,园艺植物线上销售额增长近 30%。随着花卉产业向好发展,市场潜力不断增大,也在刺激着家庭园艺产业的发展,使得加入园艺肥赛道的企业越来越多。

1704248083323.png

面对这样的大市场、大群体,哪个企业能坐得住?

云天化、金正大、史丹利、红四方、祥云股份、新洋丰、华昌化工、根力多等企业其实也都早就推出了家庭园艺肥。

祥云股份常务副总经理胡清曾向笔者介绍,他了解肥料产品,就是从“肥小美”(祥云股份家庭园艺品牌)着手的。

如果说有些企业的花卉肥是在网上试水、企业直接销售的话,新洋丰则是切实将之推广到了渠道,以品牌矩阵化运营的模式抓住花卉肥这个新机会。新洋丰总裁杨华锋介绍,新洋丰的园艺肥销售基本走上正轨,产品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新洋丰的肥料赛道正在从聚焦农村的大田化肥市场逐渐走进城市的家庭园艺市场,这一赛道也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增量空间。

1704248593428.png

云天化更是凭借“花匠铺”打造了自己的花卉肥、花卉品牌,以及城市园艺业务。目前,云天化全资控股子公司花匠铺科技日产鲜花 60 万枝,年产鲜切花 2 亿枝。

9 月,辉隆瑞美丰与云天化花匠铺签订花卉肥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未来花匠铺科技将以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为重点,推动花卉产业升级及产业链重塑,构建“花”与“花肥”协同发展新局面。

园艺肥市场作为一个全新赛道,发展前景广阔,增量空间较大,园艺肥属于毛利率较高的品类。未来行业的发展走向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趋势 微生物菌肥“遍地开花”

从十年前的“普遍不接受”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微生物菌肥在我国的发展、推广历程尽管艰辛,但也算是“功成名就”。

十年前,都知道微生物菌肥能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但是种植户因为见效慢不愿意用,经销商因为推广起来太费劲不愿意销,专注微生物产品的生产企业虽有情怀,但是在销售上一筹莫展。

十年后的今天,再看微生物菌肥领域,已呈“万马奔腾”之势。资料显示,2014 年到2022 年,除受新冠疫情影响,2019—2021 年增速放缓,其余年份均能保持超过 7% 的市场增速,到 2027 年,国内微生物肥料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 617.9 亿元。

而且,截至 2023 年 1 月 1 日,约有 7190款产品按照微生物菌剂、生物修复菌剂、光合细菌菌剂、土壤修复菌菌剂、根瘤菌菌剂、浓缩微生物制剂、内生菌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八大类产品完成登记备案。其中,微生物菌剂数量最多,占比 71.64% ;排行第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占比 25.22%。

一般而言,微生物肥料需具备以下 4 个特征:其一,为作物生长提供有益微生物,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群落,产生对于作物生长环境的正面影响,而不是为作物生长直接提供营养成分;其二,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群落无法用肉眼观察;其三,应用微生物肥料对自然环境不产生污染;其四,微生物肥料的肥效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当前微生物肥料已经由“弹性需求”时代进阶到“刚性需求”的时代。据统计,我国微生物肥料产能 4000 万吨,产值达 470 亿元,已经成为新型肥料中年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品种。

伴随着产业的壮大,微生物肥料产品创新浪潮也在不断加强。

北京金必来的 AMF 丛枝菌根真菌,可与土壤中高等植物根系形成一种共生体,为植物提供营养,改变土壤结构,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改善植株营养状况,调节宿主的代谢活性,与寄主建立一种互惠的共生关系。

慕恩生物则建成了生物多样性和新物种多样性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收藏并保存了 25 万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菌株,还搭建起了从发现菌株到剂型开发的一站式微生物组产业化技术平台,其技术可高效分离“难培养的”微生物,比传统方法提高5-15 倍。

天津坤禾则利用微生物实现生物防治、土壤养分活化、有机无机协同去系统解决土壤问题,并取得了优异成效,可以真正实现养分利用效率提升,达到减肥增效和土壤可持续种植的目的。

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预测,国家在“十四五”和更长时期支持和发展微生物肥料产业,每年将以10% 左右的速度发展,微生物肥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趋势 “产品 + 应用配套”新组合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本质就是一种“新组合”。

基于当下出现的新产品、技术、人才等要素,以市场需求重新组合设计,从而获得一种新组合,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实,新组合也让一线人员的职能由单纯的推广变得更加多元。

新洋丰今年就推出了“三双一多”,即“双主业(复合肥与新能源及精细磷化工)、双核心(以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双优为核心抓手)、双队伍(建设好复合肥与精细磷化工两支队伍),多举措(采取一切有助于达成战略的举措以实现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洋丰农业副总裁赵程云表示,要构建“三足鼎立”(产品、农化团队、营销小组)式稳健运行模式,让“双核心”战略落地。也发挥新洋丰 200 多人服务团队技术能量,让种植户能够按照服务团队的指导建议方针去施肥,真正实现作物按需施肥。

提出“真正把产品做好”的川发龙蟒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利伟介绍说,龙蟒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的“农技小院”在川渝已经建成 30多家,致力于为农户增智、增力、增财。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病虫害防治、植物营养、农产品检测等全产业链服务。“农技小院”切实为农户提供服务、“开药方”。

一方面,通过农技小院与新农人共同创业,实现共同成长 ;另一方面,创新与农业经营体的合作方式,实现合力共赢。

为加快推广高效肥,把科学施肥落到实处,心连心建立了以营销大数据为支撑的“配肥中心 + 化验室 + 高效农业服务中心”一体化高效服务体系。从免费测土化验开始,到专家配方、精准施肥、农技培训、种植指导、飞防服务等,形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通过对当地土壤和作物的深入研究,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和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将减肥增效落到实处,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端农业、高效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农资应用的主体向适度规模经营者转变,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出了“无大户,不未来”的口号,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服务大户。

史丹利提出的体验感,开门子提出的基地周围采用直销的模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产品。

像 MAP、金丰公社、丰云农服、北大荒等专业的农服公司更是将产品和应用做到了极致,“真下地,多打粮”“种出好产品,卖出好收益”,为种植者提供服务。随着农服需求的增加,服务的步伐也将不断加快。

1704248995589.png


趋势 增效剂企业崭露头角

近些年,在国家减肥增效政策大背景和“一控两减”的要求下,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大田产量和经作品质、增加种植效益的肥料正被市场所急需。

趋势催生需求,需求驱动发展。

由于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农作物产量以及减少肥料损失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肥料增效技术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众多企业纷纷瞄准发力,或研发,或引进,总之新技术、新产品持续扩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上海碧晶总经理喻武远表示,得益于稳定性肥料的迅速发展,上海碧晶发展迅猛,而未来他们将做得更深、更细,继续在制剂以及提升硝化抑制剂利用率方面创新,降低成本。

顺势而为,蓬勃生物副总经理耿全政如是说。复合肥企业也都在为了提质增效添加一些增值产品,这给蓬勃生物等这些新的或者说体量不是很大的企业一个很好的方向。近三年蓬勃生物的销售持续保持 70% 以上的高增速,接下来,他们将持续在包膜尿素上发力,继续扩大与头部企业的合作深度。

联合惠农副总经理甘良涛表示,现在行业的趋势是“特肥大肥化,大肥功能化”,联合惠农一方面做到传统产品向半特肥转,也就是说所有的产品都要增加技术含量 ;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如引进美国普休斯增效技术。该项技术采用先进的微碳技术和微生物促生技术,是以有机小分子碳片段为高效营养运输和活化载体,装载养分因子,提高载体的养分供应、装载能力的一项增效新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复合肥、液体肥、尿素、磷铵等。

金正大全面运用施诺德增效技术的战略协议,施诺德不仅为行业伙伴提供定制化的增效方案,还为行业伙伴提供增效原料、品牌、渠道、营销策划、技术服务等全面定制方案服务。

京云盛丰市场总监王国明表示,行业的实际需求就是减肥增效,所以还是要回归到刚需品类上来,做强功能化,呈现性价比。京云盛丰的品类是硝基颗粒水溶肥,采用复合生物增效,在效果上做到了速效和长效、螯合增效的结合,在多个作物上都得到非常好的反馈和验证。

当下,新产品创新和产品上市是参与者稳固和提高其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手段。

无论是规模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积极开展减肥增效技术创新研究。未来,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肥料增效剂用量、提高利用率是各个企业的重要研发方向。


趋势六 海藻肥成为特肥新宠儿

随着对植物生长更加深入的探究,以海藻肥等为主的新型肥料逐步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新型肥料凭借优质的产品性能、特殊的原材料资源在肥料市场突出重围,占据了市场新领地。

近年来,我国以海藻作为主要原料的新型肥料层出不穷,如巨藻、泡叶藻、海囊藻等。并且随着供需关系的转变,海藻肥俨然已经变成了刚需肥料,老百姓在用肥过程中不再是为了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去使用海藻肥,而是只要种田就可以想到海藻肥,所以这也是海藻肥能够快速杀出重围的原因。

威海市世代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肥部部长王培忠表示,世代海洋拥有自主海上牧场 1.5 万亩,专门养殖海带,每年的海带产量约 21万吨。2023 年世代海洋以褐藻海带为主题研发的一系列产品主打天然加配方的理念,通过使用效果以及各方面反馈,在市面上得到了广大农户以及代理商的肯定。

青岛藻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波向笔者介绍海藻肥时表示,藻源一直专注于海藻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如今在肥料板块,藻源拥有行业内唯一的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提取野生泡叶藻中的活性物质制成肥料用在农作物上,使作物有很好的抗逆抗冻能力。藻源新出的产品系列不仅有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改善土壤板结,起到多方位维持作物生长的功效。

虽然海藻肥都有着同样优异的功效,但是不同的海藻源适用的肥料方向还是有所区别。

1704249174416.png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获得了一系列浒苔无害化处理专利技术,经过处理之后不仅解决了浒苔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将浒苔应用于生物制品,将绿藻浒苔和褐藻海带进行双藻源创新,用于海藻肥的研制。

青岛海鲸灵海藻生物集团则加强了海藻精与原药以及钙镁等元素的复配性,研发的 40%绿色海藻精完美解决了黑色海藻精对植物生长后期果实的染色难题,不仅能够给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品相和质量上也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

普罗蒂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海藻肥则以沃尔藻为原料,沃尔藻的差异化特点在于其作为普罗蒂欧自有的海藻品类,和独特生物菌种做成生物菌剂,或者将海藻和氨基酸结合到一起,从而实现对植物的差异化营养供给。

面对多变的市场态势,海藻肥企业在下行的市场呈现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并且随着市场对海藻肥需求增加,海藻肥企业也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为即将到来的市场机遇做充足的准备。

面对 2024 年的农资行业,海藻肥企业信心满满。

差异化的优势、独特的产品原料、全面的产品功能、周密的战略规划无一不体现出 :在新型肥料赛道上,海藻肥已经成为新宠儿!


趋势 生物刺激素赛道前景愈发明朗

作为目前行业的热门赛道之一,全球的生物刺激素市场容量已超过 30 亿美元,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也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达13%。在 2023 年,这一快速增长的品类也呈现出了愈发明朗的发展态势。

生物刺激素的兴起无非两大原因 :一是市场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二是顺应了国家减肥增效大势。2023 年,生物刺激素市场少了纯概念炒作,回归到专注解决作物种植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的“初心”。各家的新品研发与推广也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深入。

跨国企业凭借先发技术优势,以原料和新品为抓手,不断加快在华生物刺激素产品布局。

科迪华进入中国后,于 2022 年 10 月引入第一款生物刺激素产品“杰伴”,在抗高温、促生根、促花果等方面得到了市场验证。科迪华的另外两款生物刺激素产品“Sosdia ™”和“Utrisha ™ N”也于2023 年长沙植保会上首次在国内亮相。科迪华内部人员表示将加快完善在华布局,引入更多生物制剂产品,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关注重点作物、解决重点问题。

世科姆的战略则是“先有需求,后有产品”。其生物刺激剂产品开发均来源于客户需求,经过田间试验后再进行上市,充分契合了生物刺激剂解决作物生长痛点的原则。

世科姆的生物刺激素沿用欧盟标准,未来将重点关注腐植酸、氨基酸、海藻和植物提取物等元素,产品应用则注重提高质量、解决针对性需求。

先正达在华成立生物制剂独立品牌,以专注包括生物刺激素的生物制剂研发推广;荷兰拜昂将其动物源氨基酸产品“拜乐金”作为核心产品重磅推出……

国内企业则凭借更贴近市场与用户的位置优势,以作物服务带动销售。

湖北兴发集团抓牢减肥增效的关键词,发展含氨基酸、黄腐酸等新兴产品。兴发集团农化服务中心主任周斌认为,能让农民接受、不增加农民负担,这才是新型肥料发展的要点。未来兴发集团将推出更多产品、服务更多作物,让农民真正受益。

宁夏伊品的推广逻辑则是要让用户看到产品在作物上的价值。其植物营养事业部总经理张天科介绍,宁夏伊品 5 月开展的作物主题专项活动,取得了不俗的表现,销售结果也表明,大量的观摩示范是值得的。

无论是原料技术暂时领先的跨国企业,还是脚踏实地、专注作物与服务的国内企业,都看清了生物刺激素这一品类的发展本质,那就是一定要为农户带来实打实的效益。只有不炒作概念,能够解决作物问题、满足用户需求的企业,才能长久地留存下来。

1704249499238.png

趋势 国肥崛起,取代进口成为新卖点

2023 年,消费市场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词,那就是“国货”。在农资行业,国产化肥也逐渐摆脱“廉价”“低质”“模仿”的标签,成为不少企业愿意强调的新卖点。

在中国进行销售的化肥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国产基因”,或是技术,或是原料,或是生产。但 2023 年,国产肥料的崛起开启了新的里程碑。如果说以前的崛起更多在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研发生产端,今年在宣传端的发力则是前所未有。

湖北三宁农贸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炳亮介绍,2023 年湖北三宁取得了三大突破性的发展。今年 9 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三宁“金钛能”取代进口的示范活动,见证了企业通过产品与服务帮助农民降本增收,真正打造出了国产肥料的品牌,让“取代进口”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

1704249569944.png

新洋丰农业的“新国肥”也在行业内掀起巨浪。

近年来,新洋丰坚持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引领国产肥快速崛起并替代进口肥。新洋丰将国产肥进一步升级,提出“新国肥”概念(“新国肥”,就是更适应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国产肥料),将高富专、AZF、洋丰美溶等核心产品纳入“新国肥”范畴。

鄂中生态则借鉴传统中医的健康理论,整合无机养分、有机养分和微生物的关系,提出打造中医农业。以中医理念为基础开发的鄂中“仟金方”系列产品,在土壤修复、作物营养和生态农产品等问题解决上的效果较为显著。未来,鄂中生态将继续对“仟金方”系列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扩容,让“仟金方”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此外,拥有红色基因、坚持自主创新的中盐安徽红四方和征服惯用进口肥种植户的广东拉多美集团,也都是扛起国肥崛起大旗的中坚力量。期待越来越多的国肥品牌,能够大大方方亮出国产身份,让中国农民用上高性价比、服务上乘的国产肥。


趋势 刚需造就土壤修复新蓝海

“十三五”以来,一方面国家对耕地质量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提出“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带来了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土壤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土壤酸化、盐渍化、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种植业的良性发展。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截至 2022 年底,全国 19.4%的农用耕地面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约 3.7亿亩的耕地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

政策与刚需的双面推动,造就了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根据网络公开数据,2022 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已达 133.7 亿元,根据社会相关机构预测,2023 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 140 亿元。

1704249870698.png

持续增长的市场容量,让土壤修复相关产品的热度居高不下,成为众多农资企业争相发力的新蓝海市场。截至 2023 年 11 月 27 日,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取得登记的土壤调理剂登记数量有 223 个(较 2015 年的 28 个增长近 7 倍),土壤修复菌剂 109 个(较 2018 年的11 个增长近 9 倍)。

但作为特肥的一个细分品类,单一的土壤修复产品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并且存在见效慢、成本高等局限性,需要与复合肥、生物刺激素等产品搭配使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不少企业调整与关注的方向。

中化化肥战略与市场部总监刘沙介绍,2023年初中化化肥发布了最新的战略规划,即“生物+”战略规划,利用生物技术对原有的常规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使产品高效、环保。不仅能为作物提供营养价值,更能帮助土壤修复改善,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拉多美集团秉持“长期主义”,坚持深耕腐植酸钾复合肥这一细分品类,其中采用高塔腐植酸钾再活化技术推出的新产品,在调节土壤酸碱性、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等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2023 年,拉多美集团腐植酸钾复合肥的示范推广在全国多点开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山西天脊对土壤修复的关注较早,将硝酸磷肥的副产品——碳酸钙成功研制为土壤调理剂,并且在 2017 年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肥料正式登记证》,帮助天脊集团实现了从植物营养到土壤改良的全程精细化服务。天脊集团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经理王福生表示,天脊集团会继续发挥自身的硝酸磷型复合肥优势,在水溶肥、液体肥、有机肥料等领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中农五洲丰市场部赵文智介绍,五洲丰目前已经建立了三大中心系列产品,即海藻植物营养产品、植物源油脂包膜肥、航天菌系列产品。其中,植物源油脂包膜肥的主要优势在于无残留、污染小,是非常利于土壤健康的包膜肥。海藻酸、航天菌也都是对土壤友好的产品原料。

山东土秀才是国内第一批在土壤修复菌剂上取得产品登记证的企业之一,产品的品类数量与技术含量均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土秀才董事长赵钦刚表示,2023 年前后,土秀才专注于产品聚焦和转型,已经确定并完善了产品体系,在市场上也获得了较高的接受度。

可以看出,目前在市场上认可度较高的土壤修复产品,均是具备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产品,既能改善土壤环境,又能为作物提供营养,也兼顾了土壤肥力提升。这也为其他想要入局的企业打了样板。


文章来源:农资与市场团队

免责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1704258437897.png